當前房企面臨傳統地產模式導致的債務危機情況下,招商蛇口的“去地產化”策略開始奏效,第二增長曲線逐漸進入收獲階段。
碧桂園、萬科和融創分別錄得全口徑銷售6764億元、5191.3億元以及5126億元,處于行業領跑位置。
物業服務企業赴港遞表頻率明顯下降,亦有已遞表物企因被收購而終止上市進程,當前無論是市場還是地產企業對物業股的上市熱情都有一定程度降低。
從2019年開始,旭輝便一直處于黃檔,企業也一直在朝著降檔努力,在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也表示爭取年末成為綠檔企業。
龍頭企業在流動性上不只有規模優勢,更具備短期變現、償債以及快速回款的能力。但是從關鍵性指標的年度變化來看,整個行業的流動性流失更應當值得警惕。
市場基本面下行,大宗商品持續上漲,寬松貨幣政策結構性緊信用。國債以及信用債價格下降,新發美元債環比大幅上升。
在過去幾年銷售高增的基礎上,為什么房企的營收沒有按照預期出現高增長,而是增速下滑?未來營收的趨勢如何發展?
整體來看,各家上市物業服務企業截至2021年上半年的規模與業績不斷提升,高增長的發展邏輯不變。
9月,前100房企錄得全口徑總銷售額為9547.6億元,環比增長4.1%,同比減少29.9%,單月銷售同比增幅連續3個月為負。
在“三道紅線”,房價調控,供地量集中等綜合因素下,房企毛利率下降已成趨勢。金科地產土儲資源豐富,未來亦能維持業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