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專欄
現場
全榜單
觀點報告
行業報告
博鰲房地產論壇
觀點商業年會
觀點年度論壇
城市觀點論壇
目前三四線城市供地充足,后續大幅供地需保持謹慎,應將重點放在保交付、消化存量供給上。
新模式應包括三個維度,即市場參與者新的行為模式、房地產業支柱產業地位新的內涵,以及新的行業基本制度。
傳統持續性復蘇視角下,一般二手房率先啟動,隨后傳導到新房。但此輪的“二手房-新房”熱度傳導順暢度不及以往周期。
消費是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近十年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均過半,平均為53.6%。
小陽春可持續嗎?政策空間還有多大?
房地產需求是否還在?能否有效激活?
截至11月,廣義庫存,即已開工未售的面積42.6億平,去化周期較2021年底增長5個月,達到35個月。
數據顯示,俄羅斯經濟展現出人意料的韌性。
受益于過去十年我國經濟、房地產市場大發展,我國居民住房水平顯著提高,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增加了10.7平方米、住樓房的家庭占比大幅提升、住房配套設施越發完善。
政策性銀行可與專項債形成補充,破局當前基建難題。
政策還需發力,市場才能持續回暖。
從總量看,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從財政看,房地產貢獻的相關稅收和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
專項債作為財政發力的重要抓手,進度如何?
復盤過去房地產下行周期額2輪刺激,或可以看出從政策松到市場穩的傳導路徑、傳導時間。
解決新市民融入城市的痛點,滿足就業創業、居住、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實際需求,能更好地激發3億新市民群體的消費動能。
以東莞、常州等41個三四線城市為樣本,2021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5億平,同比下降5%。
分線拆析房地產市場韌性,探討需求現狀及后市支撐因素。
什么是“兩新一重”?
預售資金應確立合理的監管標準,既不放縱房企利用預售資金肆意擴張,又保持企業合理流動性,從而促進房地產良性循環。
釋放消費潛力,是激發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的重要抓手。
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