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和羅臻毓見面,他是以一個新的身份。
觀點地產網 為支持疫情防控,今年的博鰲房地產論壇,罕見延期至9月舉行。我們的老朋友羅臻毓仍如約而至。
忙碌是他的日常。這次直播間采訪的時間,安排在9月16日下午,在采訪開始前,羅臻毓剛剛結束一場會議。
這一次和我們見面,他是以一個新的身份。
今年7月,羅臻毓正式獲委任為合生創展集團聯席總裁,兼任合生不動產總裁。這是他離開凱德集團所選擇的下一站。
正如絕大多數人所知,羅臻毓曾在凱德呆了20年。他的履職經歷并不復雜:1996-2001年,任職于新加坡淡馬錫控股,主導淡馬錫亞太區域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隨后于2001年加入凱德集團,并在2014-2021年擔任凱德集團總裁兼中國區首席執行官。
誰也沒想到,他會在這時候,突然離開自己創造過職業高峰的公司,離開自己穩定熟悉的工作環境,來到一個更具挑戰性的崗位。
在羅臻毓身上總能感受到少年感,這與年齡無關,而是始終幽默、好奇、積極、直面挑戰。
“我在凱德度過了20年,現在整個凱德中國區業務做到了集團的一半,也算功成身退了。到了一個時間段,就會思考,要不要去接受一個新的挑戰。”
從凱德到合生,從外資企業到中國民營企業,面臨的是不一樣的體系、規則和模式。
羅臻毓天生樂觀,他朝我們笑笑說這些問題不大,很快適應。“從上海搬到現在常駐北京,環境的變化可能對我更是一個挑戰,接下來會是我在北京度過的第一個冬天。”
“凱德從上到下整個體系是很完整的,就是凱德模式。合生還是比較傳統的地產思路,不動產投資基金,資本運作這一塊,需要一定的時間把它建立起來。”
從交流過程中能夠看出,羅臻毓并不愿意將合生打造成另一個凱德。他認為,凱德有它的優勢,但畢竟是新加坡國企,在中國有一定的限制性,有些東西不能參與。而合生是國內企業,從人到體系,到思路,得慢慢貫穿不動產資本和基金的思路。“我希望能做到2.0,3.0的版本。”
顯然,羅臻毓對合生不動產的未來有很大的期許。
到現在,他入職已兩月有余,我們了解到,在這段時間中,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合生資產的架構,以及融入整個體系。
“另外,我在這兩個月內,組建了30多人的基金跟資產團隊,20多個是短期內招的人。合生本身有優質的資產,但我們可能走出第一步的時候,跟比較大的資本伙伴合作,需要一個比較堅強的團隊。”
來到合生,羅臻毓目的很明確,就是將要合生現有的一些資產資本化,建立不動產體系,并且在現有資產之外,設立一些新的基金去收購新項目。
他對合生不動產資本化的思路并不局限。“合生有許多位于一線城市核心位置優質的商業地產,包括辦公樓,包括商場,以債的形式或是REITs的形式都有可能。不同的物業可能性是不一樣的,不能太過籠統地一刀切。”
他眼中的合生,是一家穩健發展的企業,多年來累積了不少優質的持有物業,因此在現在的形勢下,合生會比其它房企具備更多優勢發展不動產板塊。
他直言,這兩三年市場的動蕩,反而給合生開展不動產業務創造了很大的機會。
隨著政策調控的進一步深入,房地產行業迎來了空前沖擊和全新洗牌。“整個市場確實將面對比較大的轉折點,商業地產的方向會起蠻大的變化。”羅臻毓曾在數次與我們的交流中強調,要用資產管理的思路做商業地產,要有一個資本平臺,還要有管理的能力。
“管理是商業地產要面對的挑戰,需要一個體系去管理,而且要與時俱進的體系。怎么利用科技賦能,怎么建立體系?”
他分析稱,長線的資金對商業地產來說很重要,因為商業地產靠收租沒有十五二十年很難回本,所以資本平臺需要長線的資金去支撐,而不是短期低息的資金。
“另外,國內資本市場大多數的產品都是以債為主,而不是股權為主。市場上債類產品慢慢轉化成股權類產品,進一步和國際市場掛鉤,才能讓國內商業地產至少在資本層面更健康成長。”
撰文:陳玲
審校:徐耀輝